发布日期: 2025年01月16日 来源: 市生态环境局
民进市委会:
贵委提出的《写好“无废城市”建设鹰潭故事》的提案收悉,经与市城管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农粮局、市工信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,现答复如下:
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,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,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。今年以来,鹰潭市以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为契机,以工业固体废物、农业固体废物、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,因地制宜、统筹布局,推动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走向纵深。截至目前,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80%,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建成区为100%,建筑垃圾规模化设计处理能力达110万吨/年,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、废旧农膜回收率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稳定在94%、85%和80%以上。
一、已开展工作
(一)系统组织,狠抓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推进
2023年12月,鹰潭市纳入省级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名单,以全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助力江西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低。2024年是鹰潭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开局之年。鹰潭市政府高度重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全市上下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共商共建、密切协作,形成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、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。谋划制定《鹰潭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(目前已编制完成,正在开展合法性审查),建立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指标体系,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、17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,明确了任务清单、责任清单和项目清单。
(二)科学规划,补齐五大类固废管理短板
一是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。印发《鹰潭市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十六条政策措施(试行)》,对首次获批国家、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奖补,政策引导全市工业企业绿色工厂创建,形成良好示范效应。鹰潭高新区、贵溪经开区、余江工业园区全部完成绿色园区创建,实现绿色园区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全市创建绿色工厂26个,建成绿色矿山6座。制定《鹰潭(贵溪)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成立工作小组,压实管理主体责任,定期开展企业工业固废专项检查,依法查处违法行为。合理布局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,完成鹰潭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掺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建设,拓宽工业固废利用处置途径,缓解工业固废贮存压力。
二是深化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。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,完善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,大力推广新设施、新工艺、新技术,引进中船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第三方治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鹰潭市省级及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数量3家,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%。在全市设置了26个农林废弃物收储站,收购秸秆、树枝树根、废旧木头等农林废弃物,通过筛选再利用或分类粉碎后交由光大生物能源(贵溪)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置。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制定各区域施肥建议,指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,在贵溪、余江开展水肥一体化试验区,建立绿肥高产示范片,提高化肥利用率。
三是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。印发《鹰潭市2024年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》,统筹建设我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,逐步实现“处理地域全覆盖、处理类别全覆盖”的新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。全市各乡镇(街道、场)布设智能深埋式垃圾桶420个,配置生活垃圾桶9万余只、保洁车1450余辆、聘请保洁员2180名,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“统一保洁、统一收集转运、统一处理”。完善餐厨垃圾集中收集、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,目前餐厨垃圾处理总能力达到105吨/日(餐厨垃圾100吨/日,地沟油5吨/日),2023年度,鹰潭餐厨项目年度进厂餐厨垃圾32315.48吨、地沟油进厂量192.28吨。累计签约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1291家,收集覆盖率达100%。
四是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建设。发布《鹰潭市城市管理办法(暂行)》,规定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在处理建筑垃圾时,应制定建筑垃圾(含余料余土、大件垃圾、装修垃圾)分类处置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、金属、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,不得擅自设立处置场所受纳建筑垃圾。加强对各区(市)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督导,推动装配式项目落地,推进PC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,城投远大正式入选江西省第二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。加大对建筑业的政策扶持力度,落实优惠政策,大力发展绿色建筑,提升新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标准。2024年上半年,新开工建筑总面积为142.83万平方米,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47.34万平方米,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33.14%。全市新竣工绿色建筑5个,面积3.36万平方米,贵溪市象山书院正在申报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。
五是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。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。在余江区、贵溪市等地设置了3家小微企业收集平台,进一步畅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22-2023年,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6家企业固体废物管理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,总金额约764万元人民币,形成了全市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。强化应用鹰潭市危险废物智管服务平台,通过二维码、大数据等技术简化企业信息录入、台账生成等工作,实现危险废物数据全流程监管、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预报警及企业考评分级,辅以线下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管家式服务,强化全市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在不断推进中取得了初步成效,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百姓期盼,还有很多短板弱项。下一步,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,以“源头产生最小化、资源利用最大化、无害处置最优化”为目标,突出项目化清单化推动,以方案明确的时间表、路线图,市区统筹,一体推进,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。
一是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基础。落实固体废物统计制度有关要求,完善各类固体废物数据统计范围、口径和方法。将工业固体废物统计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,督促企业依法提供工业固体废物数据信息。完善危险废物统计范围,依托小微收集单位,将小微产废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纳入统计体系。探索开展建筑垃圾统计,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管控。完善生活和农业领域固体废物统计方法,建立主要类别固体废物管理台账。
二是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。全面落实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,加快推动铜产品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通过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水平,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,促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加快推动生态静脉智园建成集“焚烧发电厂、餐厨中心、固废中心、生态科普园、分拣中心”为一体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产业集群,对全市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置。
三是打造鹰潭无废特色品牌。打造铜产业“无废产业链”。以鹰潭(贵溪)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为载体,依托铜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,强化资源集聚效应,培育再生铜综合利用产业,高标准建立完善的再生铜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。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,探索鹰潭市铜冶炼、加工及再生铜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路径,加快推动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。
四是大力倡导“无废”理念。创建一批“无废机关”、“无废企业”、“无废社区”、“无废乡村”、“无废景区”等“无废细胞”,计划年底前创建“无废细胞”50个以上。以点带面,不断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小单元,推动形成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。建设一批高质量“无废细胞”示范点,积极推广“无废细胞”典型案例。
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支持,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联系人及电话:洪冠男,0701-6231752。
鹰潭市生态环境局
2024年6月28日
(此件主动公开)